拔废弃线杆、挪占道电箱、拆阻路护栏……通过一系列“减法”,城市家具告别无序设置,为公共空间腾地儿。
无灯道路补建路灯、无亭公交站补设候车亭、普通果皮箱印上中国传统纹饰……在“减”的基础上“做加法”,城市家具更加便民、优质、美观、易管。
去年,本市共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阻碍安全通行、外观不洁、设置不规范、与旁边的环境不协调等城市家具问题10715处。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深入推动城市家具精细化规范治理,打造规范有序、视觉清朗的公共空间。
“向左,预备,起!”随着吊车指挥的口令,一根根矗立街头的电线杆被拔起撤除。这是去年发生在东城区西草市街上的一幕。这一年,本市围绕背街小巷、地铁出入口、休闲公共空间等群众身边区域,开始对公共座椅、废物箱、阻车桩、标识牌、棚亭柜等城市家具展开精细化规范治理。
西草市街与南中轴线米长的一段路边就“站”着5根线杆,有的电力箱更是“杵”在路中间挡道。为解决南中轴路周边城市家具乱象,去年,东城区通过实施西草市街架空线入地项目,累计拔除电杆30根,撤除导线处电力箱迁移入周边绿地,隐藏在绿植丛中。撤线拔杆,西草市街亮出美丽天际线;整合占道箱体,老城胡同空间更清朗、开阔。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跟着社会的发展,北京的城市家具存在样式杂、存量多、大小不一、设置不合理、标准规范不统一、维护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市城市管理委景观处副处长瞿利建道出了“做减法”的理由。在她出示的一组照片上,记者看到,有的电力电箱侵占了人行步道空间,有的道路两侧线杆林立、蛛丝般的线缆杂乱无序,有的岗亭压占了盲道,有的阻车桩随意设置阻挡了消防通道。“想要对城市家具进行精细化规范治理,减量是第一个任务。”。
如何做减法?一些废弃、闲置、丧失功能、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阻碍行人通行的杆体,能够直接进行拔除;一些占道的电箱,能够最终靠景观化、小型化、隐形化的处理,缩小、整合、隐藏;一些妨碍通行的护栏“以拆为主、应拆尽拆、统一规范、到期更换”。
去年,通过“做减法”,本市共拔除各类杆体约4600余根;实施南中轴线条道路“多杆合一”治理,线%。按照“景观化为主,小型化次之,隐形化第三”的原则,“一箱一策”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区域244台电力箱体“三化”改造,同时对500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电力箱体完成“景观化”治理。
除了“做减法”,提质也是城市家具精细化规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市聚焦群众诉求,通过查缺补漏,适时为城市家具“做加法”。
夜幕降临,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荣华北路被点点路灯照亮。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此处为经开区核心区的繁华路段,一侧慢行系统非机动车道过去却因照明设施不足,行人夜间只能依靠路侧部分景观矮灯“借光”通行。去年,9根太阳能路灯在该路段正式上岗,行人再也用不着靠景观灯照亮脚下路了。
“做加法”正在依群众诉求有序进行。去年,本市有800处路口老旧信号灯被更新更换,100条无灯道路进行了路灯补建,800处“有站无亭”的公交候车站补建了候车亭,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记者在西草市街看到,东侧道路旁,沿墙根特别设计的一排造型简洁的木质桌椅,如今已成为胡同居民聊天议事场所。海淀区文慧园路,树池、花坛中巧妙地增加了休闲座椅。
一些城市家具甚至被加入了文化元素,雍和宫大街道路两侧的果皮箱上印上了中国传统纹饰。通州西营前街的路侧围栏则点缀上了燃灯塔浮雕。
“撤除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瞿利建表示,去年,本市以公共座椅、阻车桩、标识牌等9种城市家具为治理重点,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0715处。下一步,城市家具将严控增量。本市将由市城市管理委牵头,会同多部门及各区建立完整城市家具联席会议机制,对城市道路新设杆体、电箱、护栏等各类城市家具进行统一审批,从源头严控新增。确需设置城市家具的,按程序报联席会议联合审核。城市家具将不能随意设置,无序设置。
在源头减量的基础上,今年,本市还将聚焦12345市民热线及网格平台集中反映问题,进一步强化城市家具动态精细化管理。其中,将制定《城市家具设置与管理导则》,拟定正负面清单,明确哪些城市家具不允许设置,设置时要遵循哪些规范。比如在设置公交站牌时,相邻站牌设置的位置不能距离太近,牌面也不能设置太低,要便于乘客查询。
今年,城市家具的治理将持续深入。其中,重点围绕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重点区域、主要大街周边等,接着来进行城市家具规范治理。同时,推进城市家具设置标识,“亮身份、上户口”。如遇道路新建或改扩建,城市家具与主体工程一体筹划、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