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除阻碍行人通行的阻车桩,移除占用盲道的棚、亭、柜,纠正错误的标识牌,为电话亭增加信息导览、手机充电等功能……今年,被称作“城市家具”的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将迎来诸多改变。本市近日召开城市公共空间设施规范治理暨户外广告管理工作推进会。6月底前,五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将完成集中治理;9月底前,各区还将完成辖区50%街区户外广告设备设置规划编制。
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站B口外,路边绿地里藏着个灰色的“大家伙”。与周边建筑色调一致、纹饰相似的外观,在绿草翠竹的掩映下丝毫不显突兀,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个电力箱。这是东城区去年公共服务设施治理的成果之一——电力箱体“三化”改造提升。东城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科张柏松介绍,去年东城完成了东四南、北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公共空间部分,通过“一箱一案”、整合功能、利用绿植遮挡等多种方式,实现路侧电力箱的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改造后,东四南、北大街沿街电力箱由707台减少到441台。
同步开展的还有“多杆合一”。借助“多杆合一”改造,东四南、北大街的路侧线杆由五类整合为两类,通过合理地布局、就近合并,路灯、监控探头、路牌等被整合到一根杆体上,其余的拔除。东四南、北大街路侧线根,人行步道敞亮多了。
东四南、北大街的电箱和线杆改造是去年全市公共服务设施治理的缩影。去年,全市共拆除隐患违规公服设施1086处,维修残破损坏公服设施3515处,整饰脏乱破损公服设施3519处。
今年,本市将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治理,加强城市部件动态精细化管理。6月底前,将完成阻车桩、棚亭柜、标识牌、宣传栏、设备箱5类设施集中治理,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阻路、外观不洁、设置不规范、与旁边的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对阻车桩类设施,将撤除人行步道中央阻碍行人通行、距离盲道边缘小于0.25米以及学校、医院出入口占压人行横道线的阻车桩。撤除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的棚亭柜,拆除闲置废弃棚亭柜,对变更用途的予以纠正。对于标识牌类设施,纠正指示方向、拼写错误的标识牌;维修更换变形、锈蚀、字迹脱落标识牌;清除附着商业信息的标识牌,拆除违规设置的非公路指示标识牌。撤除严重锈蚀残损、基础腐蚀松动以及占用通道、阻碍通行的宣传栏,调整优化宣传栏布局。撤除废弃、闲置、丧失功能的设备箱类设施,维修更换残破、损坏的设备箱体,整饰脏污、锈蚀箱体,确保设备箱安全运作、箱体外观与旁边的环境相协调,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4月至6月,本市还将集中开展护栏专项治理。撤除占压盲道、斑马线护栏,撤除机动车分道线护栏,撤除小区、学校、医院出入口机非隔离护栏,撤除人行步道长距离护栏。此外,全市还将开展施工围挡和非施工围挡规范治理,9月底前实现各类围挡“安全、整洁、美观”的目标。
街头被冷落许久的电话亭也将被唤醒。“虽然现在手机已经很普遍了,但电话亭是城市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紧急条件下,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市城市管理委景观处邓玮皓介绍,全市有500多组公用电话亭,今年将结合其分布情况,围绕市民需求和提升道路公共空间环境景观需要,开展公用电话亭“数字化、景观化、复合化”试点建设,为电话亭增加信息导览、手机充电、5G微基站等便民服务功能。“这10处试点包括天坛公园、友谊医院、北京南站、三里屯等,改造已启动,预计本月底前完成。之后将试运行半年,并根据试点效果推广应用。”邓玮皓说。
此外,本市还将根据街区风貌特色和功能定位,结合各地块用地性质和设置需求,加快街区户外广告规划编制。明确设置原则、控制系数、面积上限、设置密度、亮度控制及品质风貌等管控要求,划定户外广告设备禁止设置区域、限制设置区域和允许设置区域。全方面推进街区户外广告设备设置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前,各区完成辖区50%街区户外广告设备设置规划编制,并按照“一圈一策”原则,优先编制重点商圈和商业集中区等设置需求强烈的街区规划。(本报记者:王天淇)